校友总会联络方式

微 博:新浪微博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邮 编:362021

电 话:0595-22693950

传 真:0595-22692655

Email:xyh@hqu.edu.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回眸 -> 华大历史 -> 华大故事 -> 正文
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好条件

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好条件



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好条件

(作者:王福起/口述 雷伟军/整理 发布时间:2010-09-08 来源:华侨大学报)

华侨大学从选址到建设、生活等,都充分考虑东南亚侨生的需要。因为东南亚侨生生活在岛国,“有山有水”学生比较容易适应,所以华大要办在“有山有水”的地方。而城东这边到洛阳桥,背山面海,比较合适。

我是1962年调来华大工作的,当时我是泉州市委副书记,兼任财政贸易部部长。华大创办时,中侨委方方副主任来泉州,要求泉州市必须调一个领导干部去华大安排华大的衣、食、住、行。省委林一心书记来泉州也找我谈话,说这是一项政治任务,让我要有思想准备。
调来华大后,有个工作原则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不仅要让侨生学到知识,还要“让侨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因此,我们千方百计想办法照顾好侨生。当时尽管很苦,但是师生的怨言很少。
我记得,华大创办时,晋江地委书记张桂如还把各县的书记县长召集起来开会,要求各县华大要人给人,要物资给物资。
来华大前,我在泉州市管物资供应,当时全市每天供应3头猪,因为困难时期,猪也长不大,3头猪还不到300斤。张桂如书记说,地委宁愿几天不吃肉,也要供应给华大。当时,3头猪是这样分配的,一头供应给前线部队;一头供应给泉州市,包括全市的医院、地委机关接待处和8万市民;另一头专供华大,当时华大师生有1000多人。即使最困难时期,泉州市民每人每月供应2两油,3人以上的住户每月半斤黄豆;而供应给华大的是每人每月半斤油,每户一斤黄豆。
华大是在全国最困难的时期创办起来的。侨生来了,“稳定人心”是首要任务。各方面都尽力创造一个适应侨生生活的环境。当时华大在海边专门给侨生一条船,周末的时候,侨生都去划船。为适应侨生生活,学校还特别在校园里种热带、亚热带作物,现在学校里很多木棉树、桉树都是当时种的,种木棉是为了让侨生感受到家乡的气息;种桉树是因为侨生不喜欢挂蚊帐,小叶桉树能驱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