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联络方式

微 博:新浪微博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邮 编:362021

电 话:0595-22693950

传 真:0595-22692655

Email:xyh@hqu.edu.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友刊物 -> 《情系华园》 -> 情系华园(第四辑) -> 正文
王简的华大记忆

王简的华大记忆


       
       

王简的华大记忆

●张罗应 冯雪霞

“一日为华大人,终身为华大人。”这是校友王简今年十月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召开的校友总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说过的一句话。对王简而言,华大记忆,是他心中永远的快乐和痛。他曾经说,华侨大学,“尽管进的时候是那样的不情愿,但四年之后,也是那样不情愿地离开”。

  王简是1996年考入华侨大学旅游系的。作为所在高中的文科状元,他曾接受高中校长颁发的高考奖学金;作为一名归侨子女,他也获得了高中所在地区侨办颁发的1000元奖学金。华大四年,他各方面同样优秀,曾任旅游系学生会主席、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校学生艺术团团长等。2000年,王简从华大毕业,先就职于泉州中国旅行社,后转职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国际部,现在中国国旅上海公司就职,一直从事入境旅游接待和商务旅游业务。此外,他还是华侨大学上海校友会的秘书长。

  关于自己的大学生活,王简曾经写过一篇系列文章“大学的落叶”,被收录在“桑梓年华”的“桑梓经典”里。系列文章中,王简的华大记忆,是从“一扇破败的小铁门,门后面是一条崎岖不平的石板路”开始的(后来他才知道,那是华侨大学的后门)。他在华大的第一个晚上,也是难忘的——在新买的凉席上辗转反侧,怎么睡怎么不舒服——太热了!

  “大学的落叶”系列文章里,王简详尽描述了他在华大的诸多第一次:在华大踢的第一脚球,是在北区6号楼前的那片所谓的球场;在华大第一次去吃饭,是去第一食堂;到华大后看的第一场录像,是《新上海滩》和《终极标靶》;来华大后上的第一节课,是大学英语精读,在敬萱堂上的,那个漂亮的女英语老师,叫戴弈;第一次去逛泉州市区,是在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全班男生十几个人浩浩荡荡傻傻呼呼地坐着7路车去,而当时的7路车,好象要半小时才有一趟……

  王简的记忆中,关于华大,有着太多太多:他很早就知道了要从操场围墙的哪一块爬出去才不会掉到外面的水沟和草丛里;天桥底下那一片大排档里哪一家的海蜊煎好吃,哪一家的老板比较不能喝酒,灌多了会少收钱;让他刻骨铭心的微积分——几次挂科几次重修;每天中午顶着亚热带的阳光提着饭盆去一食打饭,印象最深的是大广播里 beyond的《光辉岁月》……

  至今,王简也还记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学校组织去声像教室收看回归直播时,“激动得浑身发抖,心中充满了见证历史的自豪和激动”;1999年春天,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时自己的愤怒——正在厦门酒店实习的他,和同学把一张抗议声明贴在了酒店员工食堂,在酒吧实习的他更是把所有的进口酒水都收了起来,决心拒卖洋货;1999年12月22日澳门回归那天,他拎着酒瓶子,虔诚地听着国歌,看着国旗和澳门区旗升起时内心激起的一份感动;1999年12月31日,20世纪的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晚上校园里绽放的美丽烟花……

  在华侨大学,王简最喜欢的教学楼,是敬萱堂,“喜欢它的颜色,喜欢它的名字”。有一年元旦晚会,刚当上艺术团团长的他甚至异想天开把晚会办到敬萱堂的天庭里。而图书馆,是王简最不常去的地方,他的图书证四年里只用过一次,这也成了他至今的后悔和遗憾。王简说:“其实,大学里真正要经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

  大学时代,王简最喜欢的饮料,是统一冰红茶。每次去一食堂吃完饭,路过三号楼或四号楼的小卖部,他都会花2元钱买一盒冰冰凉凉的冰红茶。毕业后,奔波在祖国的各个城市,但只要看到统一冰红茶卖,他也都会义无反顾地买一盒,然后猛地深吸一口。“因为,那里,有我大学的味道。”王简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