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联络方式

微 博:新浪微博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邮 编:362021

电 话:0595-22693950

传 真:0595-22692655

Email:xyh@hqu.edu.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回眸 -> 华大历史 -> 华大故事 -> 正文
回顾历史再创辉煌

回顾历史再创辉煌



回顾历史再创辉煌

( 作者:李应瞻 发布时间:2010-07-05 )

我是通过中侨委从武汉调派来校的,我们于一九六二年八二十四日来校报到。初至泉州,只见市容陈旧,唯一的汽车总站破烂不堪。一出东门都是沙质公路,沿途不是农田就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土丘:既无线路抵校的公共汽车,更无校车迎接。只好雇来一辆三轮车,夫妇二人,带上四岁儿子,几箱书籍,数件行李,一辆三轮车已足够。车到仕公岭高坡,还得下来帮工人推车上岭。车到学校,不见校门,校内到处堆满石头、条石和建材,是一片基建工地,走路都难四处一望,校舍只有寥寥两三座,各分南北。唯一的教学楼是数学楼,连墙外的手脚架都尚未拆除,说明仍未完工。校园到处都是基建工地。幸而那时全校只有中文系和数学系。学校行政单位、两系办公、师生教学上课,都挤在唯一教学楼里进行。后来才有校车,但每周往返仅开车一次,师生购物、买菜多数走路,七八公里往返花两小时。那时购物的票证制度仍在执行,口粮要搭配地瓜干,婴儿急需的牛奶都难买,生活困难不少。外地一些教授闻风调而不动或想来而不敢来。来校报到的,多是年轻教师,男女齐全,多数未婚,一时五湖四海,语言南腔北调,颇为热闹!

学生也是一九六二年才到新校址上课和住宿,结束了流浪读书的日子。学生们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归国不久的侨生,多数是印尼排华时归侨,少数是来自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度、柬埔寨等地,年纪一般偏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高有低,语文水平多数不高。
上课时大班听课,一个班级有时多达八十余人。没有大礼堂、梯形教室,陈嘉庚纪念堂尚无踪影,后来才奠基,复办后才建成。中文系当时只有《文学》和《语言》两个教研组,却包揽了所有课程。施效人是《语言》组长,而我人未报到,即宣布任命为《文学》组长,使我报到后内心不安,诚惶诚恐。为了加强侨生的语文水平,《语言》组里存在一个大《写作》组,几乎占其全教研组的半数人马。当时学制是五年,一至五年级都有写作课程,很具特色。五年的培育,终于出现了两位颇有声望的作家:一个是印尼侨生黄东涛,现居香港,出版了几部小说、散文;另一位是马来西亚的侨生蒋明元,笔名马阳,面居广州,是既得过奖,也出了名的专业作家,出过诗集、小说单行本,侠义小说等多部,在海外名声日盛,也当过某杂志的主编,多才多艺,该生未回国前,在马来西亚已有作品出版问世。
中文系对教师走上讲台,要求非常严格,不管你教龄长短,资格多老,讲课之前需有较详细讲稿,以供审阅;并须经过集体试讲,经认可之后方能上台开讲。我来校时虽已在武汉师院中文系任教六年,依然须经“试讲”通过。当时“试讲”在新建好的南区教工食堂进行,全系教师、领导二、三十人集体听你讲课,形似考核,毫不留情,一律照办。一切为了对学生负责,保证教学质量。正式上课后,校、系领导,教研组长,还常不定时的跟班听课,课后评议,以便改进教学。
在校内大搞绿化种树,师生常下乡、下厂参加劳动;附近农村遇到水灾、火灾,师生自动捐钱、捐衣服、粮票、侨汇票;纷纷支援、救助。甚至拉粪车到离校七、八公里的市区掏粪支援农业生产,不怕脏和累。大家参加过浇肥、插秧、耘草、割稻、收麦的农活。我和中文系学生下乡时,就见到不少女生赤脚下田,跟男生一样肩扛修水渠的大块条石;在农村与农民实行同吃、同住、同劳动时,虽然伙食差、劳动强度大,有的手脚、皮肤被跳蚤呆咬得可以说是“体无完肤”,却处之泰然,工作热情高涨,笑口常开,精神抖擞!可别忘了,这些女同学,有的是海外家庭富裕,过着娇滴滴的小姐式生活!如今面对这一切劳动却不畏缩,能乐观对待,其变化之大,令人赞叹!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华侨大学的学生!多么纯真、热情、可爱的华侨青年!大家都存有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对社会主义的祖国,都有真诚的挚爱。作为教师,我为拥有过这样的学生深感自豪!
我三十三岁来校任教,几乎一刹那,华侨大学五十岁了,而我已成为八十一岁老翁。数十年来,我亲眼目睹学校的诞生到它的逐步地发展、壮大;随着国力的增强,学校势必会有更大的发展变化。我能为这所国家创办的大学,贡献大半生的青春年华,内心深感欣慰!尽管我能力水平有限,贡献甚微,但我回顾历史,扪心却无愧无悔。
最后,让我们恭祝华侨大学能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