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联络方式

微 博:新浪微博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邮 编:362021

电 话:0595-22693950

传 真:0595-22692655

Email:xyh@hqu.edu.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友刊物 -> 《情系华园》 -> 情系华园(第三辑) -> 正文
传媒职业经理人徐德金

传媒职业经理人徐德金



作为一个产业的中国传媒业,迄今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其传媒运作经历了从侧重内容采编到侧重报道策划、再到侧重经营管理的发展 “三部曲”。时至今日,除了“名记者”,“名编辑”,一个既懂采编又善经营的“传媒职业经理人”群体日渐显耀,成为“最吃香的人”。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社长、华侨大学兼职教授徐德金,就属于这群新兴的“最吃香的人”。
  自1985年7月步入中国新闻社开始,徐德金一直奋战在新闻战线上,成为新闻人不多年,无论是在全国“两会”、全运会、亚运会以及羽毛球、排球的世界大赛中,还是在厦门记者站首席记者的任上,都写出了一批令人称道的好电讯,成为中新社采编业务骨干,一位在业界小有名气的记者;1991年,年仅28岁的他出任中新社福建分社采编室主任,分管分社的采编业务。
  从采访一线转入编辑岗位,徐德金又把自己磨练成为一位业务精湛的编辑;1992年,他荣获福建省首届双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1995年,他被委以中新社福建分社副社长重任,后众望所归升任社长。如今的徐德金除履职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外,还身兼《闽商》、《海峡西岸》杂志社的社长,成为一个地道的“传媒职业经理人”。
  这位传媒职业经理人,或许在他人眼中形象光辉地位显要,但是其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或许只有他那一头早生的华发可以说明。中新社福建分社是中新社最大的分社之一,在泉州、厦门等地设有六个支社,旗下还有两本杂志、四个新闻网站,新闻业务涉及文字通稿、图片、专稿、专版、视频等。徐德金一心扑在事业上,倾心分社事务,他注意“抓小”,中新社福建分社的同事称赞:“徐社长对分社的采编动态了如指掌,甚至每篇稿子的得失,每位记者的长短处,他都一清二楚”;同时他更注重“抓大”,从分社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的统揽,到《海峡西岸》与《闽商》两本杂志每期内容的宏观统筹,政策把握,都全力而为。
  繁忙,是徐德金工作的主旋律。
  新闻人徐德金,大家都知道,但诗人徐德金,现在却鲜为人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徐德金在厦门大学求学时,就曾是厦大采贝诗社社长,毕业后就职中国新闻社,写诗仍是其不变的追求。1999年至2002年,徐德金外派担任中新社美国分社记者、驻华盛顿首席记者,期间恰逢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胡锦涛访美等重大政治外事活动,还有美国总统大选,以及“9.11”事件等,徐德金从美国现场发回了这些重大事件的生动翔实报道,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驻美采写新闻之余,客居他乡的诗人徐德金也写下了许多思乡之曲,并从中精选了组诗以《飞翔的鱼》为题在本报专版刊发,大受读者欢迎,诗歌评论家、华侨大学文学院毛翰教授还专门为组诗作了精彩点评。
  徐德金结缘华侨大学是在其学生时代,他以文会友,与华大的学生诗社诗友多有往来、交流。走上中新社新闻岗位后,他就为华大采写了大量新闻报道,即使担任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仍不遗余力地亲自为华大采写新闻稿件,宣传报道华大。他还特别交代中新社泉州支社、厦门支社对华大的宣传报道给予大力支持。
  2009年4月,徐德金欣然受聘华侨大学兼职教授,并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的专题报告。当天的报告,徐德金以数日前新闻媒体对泰王国诗琳通公主访问华侨大学的报道开篇,巧妙引出新闻价值的判断与选择标准:重要性、接近性和独特性三个因素,并以自身丰富的新闻工作实践和生动事例进行了精彩阐述。徐德金告诫华大有志新闻事业的学子,从事新闻职业需要热情和激情,“勤奋+好学”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记者,“机遇+天赋”可成就一个优秀的记者。
  对华侨大学兼职教授这个头衔,徐德金很珍视,事务繁忙的他,心里一直记挂着来校给学生讲课的事。他多次向华侨大学领导、朋友表示,希望能为华大多贡献心力。
  “雁过秋风急,蝉鸣宿雾开。平生无限意,驱马任尘埃。”徐德金引用唐代诗人许浑的《行次潼关题驿后轩》诗句,来抒发其新闻工作的无限快意。他说,新闻工作就像旅行跋涉,始终在路上,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