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联络方式

微 博:新浪微博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邮 编:362021

电 话:0595-22693950

传 真:0595-22692655

Email:xyh@hqu.edu.cn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校友刊物 -> 《情系华园》 -> 情系华园(第四辑) -> 正文
梁德标聊“家”中往事

梁德标聊“家”中往事



“今日之华大全然是当年不可感想的美丽风华。”阔别校园五十年,华侨大学1960级校友、原香港《镜报》月刊副总编辑梁德标再次回到母校时,发出如此慨叹。当年的青葱少年即使多年遍看风景,也情不自禁因看见母校今日风光而感动泪盈。

他说,“上大学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华大更是自己梦里最美的遇见。作为一位越南归侨,当年意志风发的少年满怀憧憬回到了祖国的亲切怀抱,梁德标先入广州华侨补校念高中,而后在广州华侨补校担任接待印尼等方面归侨的工作。然而即使是参与侨务工作之后,他心中对于大学生活的期待和渴望也从不曾间断。

终于,1960年,一座以“侨”为特色的高等学府——华侨大学在地处东南门户著名侨乡的福建泉州成立,梁德标顺利考入中文系,开始其与华大的半生情缘。

因为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都与“侨”有关,梁德标初入华侨大学之时便对学校有莫名的归属感。“当年进入学校心里自然是高兴,但是老实说也与自己想象中的有距离。”身为华侨大学首届学生的梁德标坦诚当年母校条件的艰苦,偌大校园除寥寥几栋建筑外大片荒芜。入学时,华侨大学尚在蓝图上,“第一年入学我们甚至还不能进学校,”他回忆道,“当时的华侨大学没有校舍,我们只能在福州的福建师范学院报到。当时师范学院的条件也艰苦,我们只能临时用简陋的草棚当课室。第二年又到了厦门集美,还是寄居在人家的地方,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漂泊感啊。”

第三年,梁德标与他的同学们终于回到华侨大学泉州本部,此时的华大建设也尚未完善,同学们就在喧嚣赶工的工地旁上课,“那时我们叫做‘边建设边上课’,”他笑说,“学校真可谓是我们‘一手一脚’建起来的。上课时听着旁边工地敲打石料的‘叮当叮当’,我们说是伴奏的‘打击乐’;下课后我们组织起来,一起参与建校劳动,你看看那一排青石板路都是我们铺的,那一排芒果树都是我们植下的呢!”

回忆往事,梁德标说一次劳动中本要把肥料担到山上给树施肥,不料脚下打滑泼洒了肥料,当时竟顾不得脏臭,“下意识地就用手把肥料捧起,心里只想着不能浪费了。”他哈哈笑起来。他说,两年寄居求学终于回到自己“家”,再艰苦的条件也不怕,“能与母校共成长,同学们反而热情高涨。”

聊起“家”,“家”中更不少父母兄弟般的家人,梁德标与班主任康玉琛老师的一段师生情便又是一段佳话。“那时是真的师生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学习上、生活上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师生感情之亲密,如家人一般。”他又笑起来:“那时康老师大婚的婚房还是我们同学们一起给装饰的呢。那房间里的彩带、气球,那门上的大红喜字都是我们给布置的,我们就是这样欢欢喜喜地把林菊花老师(康玉琛老师的夫人)给嫁出去的。”这一段师恩生情在华侨大学建校55周年师生校友联谊晚会的访谈环节上,更是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毕业之后,梁德标被分配到广州《羊城晚报》从事新闻工作,后遇“文革”,接受了五七干校的四年磨砺。1979年,他与同班同学、太太成美玉到香港,先是当了两年基层工人,后来加入面向知识界、关心中国事务人士和大陆来港新移民的香港《镜报》月刊,再一次从事喜爱的新闻工作30余年直至退休。

现在的梁德标儿孙绕膝、生活美满。其子在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在港开办电脑公司,女儿更是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在港招收的两名学子中的一位,后在美攻学至硕士,因感承父亲热爱祖国的家风影响回到香港。说起这些,梁德标脸上不胜自豪,“毕竟香港还是‘自家’地方啊”。

此番回到母校,见华大今日校园新貌之美、学子风貌之佳,梁德标心中甚是宽慰,“是当年不可感想啊。”平日素喜文学创作的他,也写写短篇、出了几部书,作品中依稀可见对母校的依恋和所受之影响。华大五十周年庆时,他为香港《镜报》撰写的特稿《五十周年说“华大”》就曾得到广泛关注。“我的‘大学梦’‘文学梦’和半生‘侨’文章都少不了华侨大学浓墨重彩的这一笔。”梁德标如是说。

(原文转载于《华侨大学报》2015年11月17日第815期)